4月3日,记者从吉林省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全省医疗卫生领域新型综合监管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广大群众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将变得更安全、更可靠,群众的健康权益也更有保障。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全过程监管,主要针对医疗卫生行业9个重点领域:
加强卫生健康行政秩序监管,防止在落实过程中出现职责盲区和管理服务失范。包括工作秩序、医疗机构审批、校验、等级评审、重点专科设置、项目资金和大型设备购置等。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审批监管,实现行政审批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无缝对接。要建立和完善现场审批制度、审批前和审批后公示制度、审批后监管移交制度。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加强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相关产品监管,落实药品、耗材、器械等采购使用相关管理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管,通过系统管好“医生手中的笔”,解决“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从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薪酬分配机制等进行监管。民营医疗机构重点是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监督管理。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重点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的监管,推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监管,重点监管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等行为。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重点是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欺诈、出租承包科室、租用证照、虚假宣传等行为。
加强健康相关产业监管,建立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证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省将重点通过建立和完善10个方面的工作机制,开展全行业、全流程的综合监管:完善规范化行政执法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发挥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避免重复执法和标准不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对重点机构加大抽查力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完善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强信用记录应用。健全信息公开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公开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发现问题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发现问题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形成网格化管理机制,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变被动应对问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建立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分别建立绩效挂钩机制。强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大实时动态监管力度,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确保时时刻刻有人管监管、有人查监管、有人负责任。建立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投诉平台,健全举报制度,加强跟踪督办。(记者: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