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四月,春意盎然,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如雨后春笋,呈现勃勃生机。
4月27日、28日,长春新区采取先联合巡检、再总结评议的方式,开展“三早”项目大阅兵,对46个新开工实体经济项目逐一巡检,面对面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现场推动问题解决。
“今年全年计划开复工项目204个,总投资1926亿元。与去年相比,项目数量大幅增加、项目质量显著提升、项目建设明显提速。”新区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在常态化防控疫情的同时,今年新区项目建设实现了逆势上扬。
在中巴跨境电商产业小镇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高耸,车辆穿行,项目负责人表示,从规划报批到拿证,他们仅用10天。在永利激光、惠邦科技、亿隆电缆等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抢抓机遇,加班加点施工……企业家们说:“一定加快建设脚步,力争早日达产达效。”
工作不间断、服务不断档,抓“三早”没有休息日。在新区,负责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都有一张为每个项目逐一梳理的“作战图”,对全区春季重点新建项目建立“一项一档”,每个项目明确任务、问题和责任“三张清单”,为企业开复工扫清障碍。
总投资300亿元的恒大文旅小镇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万科智能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在新区,处处都能看到重大项目开工的火热场景。
在巡检过程中,金赛药业国际医药产业园、嘉润年产1万台尖端变速器装备、东卓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津屹智能装备制造、捷民光电编码器等主导产业项目建设正酣,随着“海外医药”“圣博玛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西诺生物”等项目的如期开工,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集群发展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巡检后的总结会上,长春新区提出,将紧紧围绕省市“一主、六双”“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等产业空间布局战略,加快谋划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医药、智能制造、民生补短板、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加大对“夜经济”“网红经济”等的培育力度,刺激带动后疫情时期的消费,全面增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