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长春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连续第二年榜上有名。
在此次国务院通报表扬中,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仅有5个名列其中。通报中提到,长春新区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是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打通创新源头、推进专业化孵化载体建设、集聚创业创新资源成果……在长春新区,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平台遍地开花,通过平台孵化出的科技项目加快发展,这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双创”升级之路。
多类型孵化载体放大“集群效应”
“我们始终把‘双创’载体建设作为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区域创业活力的重要支撑,围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挥政府与市场‘双手’配合作用,重点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全链条孵化的‘双创’载体。”长春新区负责人表示,目前这里已形成多类型产业孵化载体,放大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群效应”。
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孕育出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专注于汽车电子产业的孵化,已集聚50余家汽车电子产业相关企业;北湖科技园、中俄科技园等模式新颖的孵化载体已形成了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多元化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
从北京中关村建设主体北科建集团打造的北湖科技园,到东北三省首家新型“双创”服务集团性企业摆渡创新工场;从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林田创客,到服务要素集聚的益田·硅谷新城创业孵化基地……近年来,长春新区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获批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以长春新区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出台19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政策,培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3家。众多“双创”平台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促进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与扩散。同时,推进与中科院长春分院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中国科学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实现了长春新区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
“雨林式”生态适宜企业茁壮成长
制定形成促进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8+3”政策扶持体系,通过“创新券”实施办法、“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激活创新创业活力,通过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一流政务服务大厅等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万人助万企”行动、“企业高管微信群”等举措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在长春新区,各职能部门积极主动作为,打造适合企业自由生长的“雨林式”创业生态体系,推动希达电子、光华科技、东卓汽车电子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
让创新创业大潮持续涌动。“我们将以此次通报表扬为新的出发点,用足用好激励政策,奋勇争先,攻坚克难,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演绎新时代的精彩。”长春新区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