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落实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鲜明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线上“大培训”覆盖全市领导干部,“对症下药”专治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等问题;“通渠蓄能计划”首批选派的干部优势彰显,第二批选派干部已接续发力……
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方针,突出崇尚实干、激励担当导向,着力锻造一支堪当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持续不断的驱动力。
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
我市着眼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事察人、依事择人,大力发现提拔使用全市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的“干将”“闯将”“猛将”,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
坚持服务全市中心大局,累计组织动员、抽调选派近4万名干部参与全市“专班抓项目”“万人助万企”“城市乱象集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四项重点工作,实现了助推发展与干部成长共促双赢。
多措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关于认真做好关心关爱干部工作的意见》,落实容错免责机制操作办法,严格执行澄清保护和提醒函询诫勉制度。
全面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为解决班子结构功能不完善、能力素质不适应等问题作出系统安排。在“选”上拓宽视野,在“引”上抓住源头,在“育”上精心精准,启动实施“双派双促”计划,确保年轻干部队伍更具后劲。
实践精准化专业化实效化的干部培训
“十三五”期间,我市聚焦解决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着力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制定《2019—2022年长春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
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推进党的最新理论第一时间进党校、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周六大讲堂”,全市累计举办主体班次74期,培训领导干部6138人次。精心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组织部门+专业部门+培训机构”培训模式,分级分类举办域内域外培训班169期,培训142308人次。
扎实开展干部实践培养锻炼,制定出台《长春市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办法》《长春市选调生基层挂职锻炼职责》等系列文件,先后选派147名干部到天津、杭州、白城挂职锻炼,切实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
规范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的管理体系
聚焦解决日常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我市织密制度“笼子”。
“严”字当头,紧盯重点领域、突出重点少数、抓住重点群体,严把政治首关,推动“两个维护”成为自觉。扎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审慎开展个报查核验证。稳妥推进集中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专项整治,推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秉公用权。
“常”字为要,注重把干部监督的经常转化为政治素质的日常,对县(市)区、市直部门管理的县处(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全口径预审,首次结合市委巡察同步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严肃整改,匡正了选人用人风气。
“暖”字托底,创新开展“暖心行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协同市纪委监委,出台实施容错免责机制操作办法,正确把握失误性质和影响,对适用容错免责的干部免予纪律处分。对2017年以来受到处理处分的73名市管干部逐一进行“暖心谈话”,对32名市管干部的不实举报进行澄清保护,对54名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干部大胆使用,让知错改错、勇于担当的干部回归“干事舞台”。
优化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环境
我市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系统谋划、创新突破,持续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切实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落实及时有效、深入细致的关心关爱机制,深入开展“五关爱、四必谈”、受处分干部“容诉减压”活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更加浓厚。
落实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完善考人、考绩、考效相协同,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相贯通的“大考核”机制,深化“三走进一评定”双向互动日常考核,以季度为周期开展绩效考核,组织“专班抓项目”集中督查考核,做实国企一把手队伍建设专项考核。
适应党政机构改革,重新构建市绩效办统筹调度,党群、政府、地区分别负责的“1+3”考评机制。设置公务员综合考评奖,形成“优中选优、奖上加奖”激励态势。在全省率先出台《公务员及时奖励办法》,把激励担当作为融入日常,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