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2.4%;8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1.6%;9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9%,我市规上工业产值连续3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4.2%,居15个副省级城市和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其中,汽车、医药、电子、能源等产业第三季度分别增长33.4%、23.3%、18.8%、16.6%。
量质齐头并进,工业经济提振发力。在我市经济大盘中,工业“压舱石”进一步稳固。
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面对多重压力,我市工业的强大韧性进一步得到检验,同时高质量发展活力不断彰显。韧性强大,活力奔涌,共同织就了工业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的防护网。
韧性基于工业体系完备,重点产业、新兴动能、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在统筹施策中形成较强修复能力。
抓复工、促满产,抓谋划、促落实,抓服务、促保障,抓产业、促升级,抓创新、促优化,抓安全、促稳定……前三季度,聚力工业稳增长,我市工信系统打出环环相扣的“组合拳”。
围绕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中国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车长客创新发展,加快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我市以“651”产业目标、实施“百千万亿”工程、打造“一核双翼八线多园”空间布局为根本,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构建“151”专班体系为保障,推动专班高效运行;以方案要点为引领,确定规划实施路径;以“赛马”机制为牵引,推动任务提速提效;以“六个回归”为导向,确保国际汽车城建设取得实效。
其中,围绕“产能回归”和“排产回归”,务实开展全市工业“百日奋战攻坚”专项行动,推动一汽、长客开足马力、释放产能,实现稳产满产。围绕“配套回归”,精准梳理汽车和轨道装备产业链“断点、堵点”,落实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48项,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同比增长20%。围绕“创新回归”,加快推动红旗产学研创新联盟、固态电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一汽解放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氢燃料电池载重卡车批量下线,首批下线300台。围绕“结算回归”,推动敏实集团、东软电子、库卡机器人、格林圣象轮胎、富奥威泰克汽车底盘等15个项目在长设立结算中心,推动中车长客同市轨道交通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最大限度把产值留在本地。
在营造优质发展环境上,今年年初以来,落实市委、市政府“四个服务”工作部署,我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行动,持续深化“线上+线下”“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助企服务格局。从抗击疫情,服务保障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到纾困解难,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满产超产,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各部门通力协作,凝聚起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制定出台支持市场主体纾困的“24条”、促进消费回补的“29条”、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28”条、稳定经济大盘的“46条”等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形成面向各市场主体的直接政策红利达到300亿元以上,受益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次)。
活力来自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效益增强,并在相关措施推进中得到进一步激发。
下一步,我市工信系统将紧盯“止跌、回升、增长”目标,全力做好“七抓、七稳”,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抓龙头、稳增长。继续坚持与中国一汽、中车长客及重点配套企业“高层周对接、一线天天碰”工作机制,继续坚持“正常事项高效办、急难险重破格办”工作原则,及时应对缺芯、缺电等潜在风险,全力保障红旗全新H5、红旗HQ9等新车型稳定放量,全力保障长客西安地铁16号线、深圳地铁14号线项目交付,全力保障一汽实现全年产值目标。
——抓重点、稳增长。扎实开展全市工业“四季度冲刺”攻坚专项行动,市级领导带队深入17个作战单位一线,高效解决工业企业防疫、原材料、资金、用工、要素方面存在的难题,全力压紧压实各作战单位稳增长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全市1330户规上工业企业、537户亿元企业、88户十亿元企业、17户五十亿元企业在稳产、满产基础上,实现达产、超产,为全市工业稳增长提供保障。
——抓服务、稳增长。落实“四个服务”,常态化开展“1+21+N”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坚持线下、线上助企联动,线下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落实“四维度”包保全覆盖,线上积极发挥“长春亲清政企关系”“1+9+17”“三位一体”微信服务群作用,及时、高效解决10323户入群企业发展难题,服务和保障全市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增长。
——抓挖潜、稳增长。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晋级升档计划,今年力争新增百亿元企业3户、十亿元企业10户、亿元企业30户。加快推动富赛汽车电子、玲珑轮胎、百克生物等170个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全年力争新增加产值280亿元以上。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增速快的优势,加快构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3168”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全市现有的4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39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高速增长,全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突破1000户。
——抓项目、稳增长。积极发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1311”工作体系作用,加快推动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重点产业链“查链、补链、强链、延链、展链”,高效解决全市390项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难题,全力推动总投资358亿元的奥迪PPE新能源整车工厂、总投资135亿元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特别是要发挥好国际汽车城专班办公室作用,务实推进“六个回归”,加快推动奥迪PPE配套项目优选落位,梯次承接零部件及其要素落位,为我市持续积蓄新兴发展动能。
——抓保供、稳增长。超前应对煤、电等生产要素紧缺给工业运行带来的影响。采取“专班+专员”方式,实现工业企业“用工”与劳动者“就业”的精准匹配、高效衔接,全年保障工业企业用工4万人以上。持续协调保障重点企业物流运输以及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全力保障企业稳定生产、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