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长春正走上一条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长春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三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制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先后创造了我国第一支干扰素、第一支工业化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第一个聚乳酸骨钉、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药健康领域多个“第一”,已建成亚洲最大的疫苗和细胞因子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长春优势凸显。
如何让优势转化为动能,始终在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领域保持领先?
对此,长春有深刻认识,也做好了谋篇布局,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三年突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把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全市振兴突破新的增长极,紧盯壮大存量、培育新量、招引增量,加速“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以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为引领,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力在“老赛道”跑出“新速度”,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17日,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行动计划》分为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五部分。
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双十双百双千”奋斗目标
全力建设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积极打造具有自主创新优势,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成果转化、生产流通、检验检测为一体,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生态新城。
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要实现“双十双百双千”奋斗目标——
“双十”:新引进“链主”企业和上市企业均达到10户以上。
组建招商专业化团队,对国内外行业龙头、“独角兽”“专精特新”等代表性企业实施精准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建立基金、债券、信贷、融资、担保、保险、贴息“七位一体”金融保障体系,支持现有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双百”:新培育规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均达到100户以上。
建立“医院+企业”常态化的对接机制,促进医工交叉发展和医产协同发展,实现以市场引项目、以项目带企业、以企业促产业;以“链主”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完整的全产业链配套产业生态体系,形成“雁阵效应”。
“双千”: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000户以上。
积极把握各个产业链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精准选择发展新赛道,实现错位式、互补式、协同式发展;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支持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具有高成长性的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做大做优做强。
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一心三极多园”布局
产业布局事关长远,既要有地域布局的思考,也要有园区服务及承载力的思考,还要有打造新的增长极,变“小船集合”为“航空母舰”的大思维。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是个庞大的“链条”,只有明确主攻方向才能聚焦发力。
为此,在《行动计划》中,我市科学优化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一核一心三极多园”空间布局,全力实现协同式、有序式、差异式发展。
“一核”:加速打造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
积极打造具有自主创新优势,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成果转化、生产流通、检验检测为一体,国际领先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生态新城。
“一心”:加速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建设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品牌化发展。
“三极”:加速打造经开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净月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经开区:重点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区。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重点打造独具特色的东北亚美谷。
净月高新区:重点发展细胞诊疗、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等产业新赛道。
“多园”:加快推动多个特色医药园区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吉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长春药谷创新园、长春高新大健康产业园、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国际医美产业园、净月生命健康产业园、九台中古医药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医药园区。
重点任务:全力实施 “八大工程”
做大优势、做优长板,方能打造产业发展的强大竞争力。我市瞄准产业前沿,布局举措更加精准务实。
根据《行动计划》,我市将围绕做优存量、培育增量、扩大总量,全力实施“八大工程”,明晰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突破方向。
——实施生物药提质升级工程。强化我市在传统疫苗和重组蛋白药物领域传统优势,重点支持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进优势产品升级换代。开展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干细胞制备、安全性及有效性检定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实施中药发展壮大工程。立足区域中药材资源优势,围绕中药材精深加工与转化增值、创新中药开发与产业化,持续培育打造“北药”品牌。支持长白山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道地药材基地,加强中药材种植、中药生产、流通及使用追溯体系建设。围绕人参、梅花鹿等中药材大品种,大力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制清晰的中药健康产品。探索开发超微饮片、破壁饮片、配方颗粒等新型健康饮片产品。
——实施化学药发展壮大工程。大力支持化学药新药创制和仿制药协同发展。依托长春北湖精细化工产业园,吸引头部原料药企业入驻,发展低污染、低耗能和高附加值的特色原料药,提升原料药生产水平。
——实施医疗器械发展壮大工程。立足我市光电及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优势,围绕体外诊断产品、医用材料、智慧医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围绕已上市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加快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的开发和引进,提高工艺及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依托吉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长春药谷医疗器械产业园、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全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实施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壮大工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化社会办医格局,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推进社会办医、医疗护理、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推动健康服务多样化发展,形成多元化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出台我市推进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政策措施,集成创新开发生命健康服务产品,促进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快速融合发展。
——实施医药流通业发展壮大工程。做优医药流通交易平台和智能医药仓储中心平台,支持医药流通企业建设立足吉林、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智能医药仓储中心。加快推进医药流通领域的物联网系统建设,推动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发展。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建立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加快完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
——实施医美产业发展壮大工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生物医药企业协同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干细胞临床应用、激光治疗、高端填充材料等一批前沿技术。加强玻尿酸、聚乳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原料以及激光美容器械的研发、生产。依托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医美产业园,开展医美领域国际合作,加快引进和培育医美服务龙头机构。
——实施生命健康发展壮大工程。支持本地头部医疗机构探索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宫血干细胞等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拓展干细胞治疗用途。加快推进高附加值的特医及保健食品的开发与产业化,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特医及保健食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加快打造集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医药医养结合诊疗服务基地。
全力做实“五个一批”:即加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洽谈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达产一批重大项目,全力释放新兴发展动能。
实施路径:实施“五动” 抓好“七个聚焦”
产业发展如同下棋,既需要谋篇布局,也需要落子有声。
根据《行动计划》,为确保“双十双百双千”目标实现,我市将通过实施“五动”、抓好“七个聚焦”,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推动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动”:
“双链”带动(链长+链主企业);
“双核”驱动(产业核心区+核心竞争力);
“双基”拉动(产业基金+产业基地);
“双单”推动(龙头企业清单+重大项目清单);
“双千”联动(1000亿元产值+1000户企业)。
“七个聚焦”:
——聚焦优势领域,实现错位式发展。根据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积极把握各个产业链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精准选择发展切口。按照各个产业园区特色领域,精准选择发展新赛道,实现错位式、互补式、协同式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作战单位和园区实现更优结构、更快速度、更好质量的发展。
——聚焦医产协同,实现互动式发展。按照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成长规律,推动医疗机构和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企业互采互用、双向互动,建立“医院+企业”常态化的对接机制,促进医工交叉发展和医产协同发展,实现以市场引项目、以项目带企业、以企业促产业。
——聚焦扶大扶强,实现雁阵式发展。发挥现有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链主企业和即将引进的域外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以链主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完整的全产业链配套产业生态体系,形成“雁阵效应”。抢抓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全面放开机遇,全力打通“研发孵化—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加速品种、产能、管理、营销等要素集聚优化,既做大又做多、既做强又做优、既做精又做深,推动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聚焦科技创新,实现转化式发展。要高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与大院、大校、大所通过“1+1”或“1+N”方式推进合作,建立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创新院、产业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基地公共实验室,实现科研院所与园区联动发展。发挥医疗机构作用,支持我市医药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医工交叉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专利信息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平台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政府、企业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等研究机构合作,建设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创新成果产业化集聚地。
——聚焦招商引资,实现提速式发展。实施产业政策、产业载体、产业基金和标志性的产业活动组合联动,系统梳理行业发展动态,形成产业图谱和头部企业名录。组建招商专业化团队,对国内外行业龙头、独角兽、“专精特新”等代表性企业实施精准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打造标杆重大示范项目,扩大影响力、提升吸引力、增强竞争力。
——聚焦锻长板补短板,实现互补式发展。支持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具有高成长性的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做大做优做强。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项目带动、成果奖励、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瞄准高端和高新前沿领域谋篇布局,激发市场内驱动力。整合我市检验检测资源,支持建设药物研发平台、疫苗批签发服务平台、实验动物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中试及生产平台、GMP共性工厂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效、便捷、准确、开放、低价的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检验检测服务。
——聚焦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服务,实现平台式发展。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北药电商市场交易平台和区域结算中心,支持具备条件的大中型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方式,发展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形成以全国性、区域性骨干企业为主体,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体系,提高医药商贸贡献率。
保障措施:构建“六大体系”
聚焦要素保障,让我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战术路径更加协同扎实。
《行动计划》提出,采取措施构建“六大体系”,实现凝心聚力、上下联动、协同共赢,确保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有措施、有支撑、有保障。
——构建三级联动推进体系。高位统筹、统一部署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打造市、县、乡三级联动保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
——构建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围绕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主攻方向,围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准入、监管、应用、服务等重点环节,突破性制定务实管用政策服务包。
——构建金融综合保障体系。引进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领域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分层次的基金群;支持现有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构建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将医药工业产值、医疗服务收入、医药流通收入等重点指标纳入月度、季度重点指标监测台账,及时跟踪、科学反映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推进情况。
——构建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大力引进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领域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团队;积极引入药物筛选、安评、注册、转让、产权、咨询等实验检测服务商,加快第三方服务机构集聚。
——构建“三化”营商服务体系。线下,持续擦亮“万人驻(助)万企”为企服务、助企纾困“金名片”;线上,扎实建好“长春亲清政企关系”微信服务群 “硬载体”。线下、线上联动构建助推全市经济发展“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