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走笔
生机勃发的季节里,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处处涌动着百舸争流的发展浪潮,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在积蓄、壮大。
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我市坚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这一共识,科学谋划、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持续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今年1至6月,我市计划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136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7个,年度计划投资195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28个,较上年同期增加52个;续建项目83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个。
追“光”逐“电”角逐新赛道
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长春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正劲。
走进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有的对原材料进行切割加工,有的对镜片进行精细研磨和抛光,有的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严格测试……在这个车间里,每一个细节都被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如今,奥普光电具有国内一流的光学精密机械与光学材料研发和生产能力,在精密机械加工、光学材料生产、光学元器件加工等方面独有几十项关键技术,曾参与完成包括“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内的许多重大国家工程任务。
在车间一侧,一个偌大的工作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是我们新的研发项目——非球面超精密铣磨设备和多自由度快速研抛设备。”奥普光电研发中心项目经理张芪源告诉记者,企业完成了非球面超精密铣磨设备和多自由度快速研抛设备研制,打破了超大口径空间光学反射镜制造瓶颈,突破了应脆性光学材料的超声磨削、超精密磨削、快速抛光、高精度检测等关键技术,以及高档国产数控系统、超精密主轴、超精密回转工作台、磁流体抛光装置、摇臂式轮廓测量装置、应力盘抛光装置等具有与国际领先水平并行的功能部件与系统技术。值得一提的是,两台设备已通过了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验证。
“通过高效率制造装备的产业化和大口径的制造工艺规范化,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批量化生产,将为未来制造巨型拼接主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据张芪源介绍,两台设备的功能部件全部立足国内,提升了国产数控系统在超大口径光学元件制造方面的配套与应用能力,实现了进口系统的国产替代。
这只是我市加速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今,我市正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紧盯“芯、光、星、车、网”五大重点领域,全力推进集成电路高端化发展、激光及新型显示与照明规模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融合化发展,以“光”筑梦,锚定未来发展新赛道。
点“数”成金蓄能新未来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先行!
算力,是设备在每秒可处理的信息数据量,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元至4元的GDP增长。
在长春,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已开始落子布局,集聚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推长春乃至东北地区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长春算谷”项目正在火热推进中。
走进长发集团长春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长春算力中心,一排排超算、智算机柜整齐地排列,高速运行,争分夺秒为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强大的算力与数据支持。配套的冷气设备轰鸣声不断,保障机房内温度和湿度处于最佳状态,确保这些高性能计算设备稳定运行。控制室里,工作人员目光专注地监控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资源使用情况。整个算力中心就像是一个不会停歇的“发动机”,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这里,时间仿佛被压缩,空间仿佛被扩展,无数信息飞速传递,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长春算力中心已达超算10P、智算300P的算力水平,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据东北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涛表示,通过近一年的算力赋能,客户反馈效果良好,算力服务成效显著。今年以来,通过算力赋能,东北师范大学在医药领域构建创新药物研发大模型取得明显成效,如今已进入商用前探索;长春理工大学开发影视大模型,同时,对接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探索更多电影领域应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卫星遥感测绘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随着长春算力中心等数字底座的不断夯实,长春“马力”“智力”“算力”等优势多重叠加,让新技术的赋能能力更强,对产业的撬动作用更大、辐射带动面更广,更利于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迸发出强大驱动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春算力中心是“长春算谷”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长春算力中心,“长春算谷”还包括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创新孵化中心、运维展示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园区配套设施(数字影视、低空经济等产业急需的配套设施等)。目前,大数据中心已经完成电力设计和土建施工招标,开始进场施工;数字经济创新孵化中心、运维展示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快速推进。
“夯实‘长春算谷’数字经济基础,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王润涛表示,下一步,东北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及应用、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影视文旅文创、新材料、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等七个产业领域,通过“数实”融合、“多数”联动,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数字经济示范引领。
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
重大项目建设稳中有进,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从项目施工现场到企业生产车间,从高新技术企业到传统产业“领头羊”,追“新”谋“智”,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气腾腾”,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向“新”力。
从项目规模看,今年1至6月份,全市百亿元以上项目14个,比上年增加2个;50亿元以上项目45个,比上年增加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0个,比上年增加5个;亿元以上项目1059个,比上年增加27个。
从行业分类看,全市产业项目746个,占比为54.8%;社会事业项目162个,占比为11.9%;基础设施项目226个,占比为16.6%;房地产项目227个,占比为16.7%。
从开复工情况看,截至6月末,全市已开复工项目133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63个。其中,新建项目501个、续建项目833个。
综观这些重点项目,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亮点频现,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加速打造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全力建设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都落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上。一个个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高的重点项目成为“新发展极”,加速布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处处释放着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向“新”求变、蓄能新未来的强烈信号!
重点项目支撑起了发展的基本盘,背后既有完善的产业图谱,也有精准推进强链延链补链的具体工作,更有健全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机制。我市把项目的谋划、生成、立项、实施、竣工、投产、后续管护等各个阶段制度化、工程化、清单化,建立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管理、一体实施的推进体系,真正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