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任务书,激发了全市上下的干事热情。
深化各领域、全方位改革,长春新区如何积极探索一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长春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多领域深层次改革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10月24日,长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春新区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努力在落实省市开发区改革中率先走出新路子、作出新示范,力争今年GDP迈上新台阶,未来五年经济总量进入19个国家级新区的第二方阵,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变为美好现实,在振兴突破中闯新路、开新局、建新功。
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招商体制改革
长春新区围绕融入全市“3转4强7新”产业格局,以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探索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模式,实施市场化委托招商、“多元带全员”招商等新机制新模式,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生物医药领域集聚重点企业210户,全产业链规模超500亿元。光电信息领域集聚企业360余户,拥有园区8个,产值规模近4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集聚企业104户。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领域集聚重点企业375户,产值规模540.2亿元,多业支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徐勇表示,长春新区将聚焦推动主导产业“建链成群”,重点深化招商机制改革,依托产业园区,抓实链长制,强化产业园区全流程管理,建立“链长+链办+链主企业+园区公司+产业基金”一体化招商工作新机制,促进园区盘活和项目落位有效结合,提升招商精准度。实施资本招商,强化基金小镇建设,加快推动国能集团氢燃料产业示范园、妙可蓝多奶酪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改革
长春新区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鲜明底色,聚焦打造北湖未来科学城,积极探索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主导产业发展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了吉大未来实验室、吉兴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平台,长新创谷引聚190个平台项目,东北首个实体化运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正式运营,已成为省市创新发展高地。
“长春新区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一体化发展上探索突破。”徐勇表示,将重点围绕创新平台功能优化提升,加快省科技创新研究院、长白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北湖育种实验室、智能农机重大技术联合研发平台等战略科技载体。开展高成长企业倍增和“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通过长新基金及其子基金直投等方式,推动一批规模小、潜力大的高科技企业“攀高向强”。加快推动欧美同学会东北海创中心、北湖新质人才港实质化运营,引育更多的一流人才团队。
聚焦构建一流品质新城
深入推进环境提升改革
长春新区坚持“软环境”“硬环境”相融合,积极探索审批制度、城市建设管理多领域改革。率先开展政务地图改革,推动“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全程网办”事项提升到81%。长春智慧法务区落位93个法务机构及关联企业,集聚法务人才近千人,连续七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标兵。统筹场景再造和业态升级,高品质实施“三路两溪”、北湖公园桥南环境提升等工程,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徐勇表示,长春新区将进一步深化发展环境领域改革,提升区域发展的吸引力、带动力。试点建设智慧道路,开发示范应用场景,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一批企业可感、可及、可信的改革举措,放大长春智慧法务区带动辐射效应,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