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4颗“吉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29颗……
作为吉林新名片,“吉林一号”卫星从研发到数据破解都充满着神秘感。“我们觉得很平常,每颗卫星的研发和每条数据的破解,都是由我们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协作完成的。”在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记者近距离接触这群“造星人”发现,他们大多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虽然各自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却都在为“吉林一号”卫星不懈奋斗着……
他,字典里没有“苦”字
在长光卫星数据中心六室见到“90后”范黎明时,他还没有卸去一身的疲惫。“刚出差回来,还没有倒好时差,但这批数据还急着要赶出来。”范黎明告诉记者,他在公司主要负责卫星遥感数据的解密工作,通过软件、算法,将卫星原始数据处理成遥感图像,在里面查找并解决异常数据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吉林一号”卫星每次数传的数据上百GB,要在这些数据流中查找几字节的异常数据,需要一定的经验和耐心。由于工作需要,范黎明经常前往偏远地区执行补测和卫星数据处理任务,新疆戈壁滩留下他攻坚克难的脚印,云南大山里也记录下了他与蚊虫“搏斗”的日常。“因为任务需要,我们有时不能对外通信,即使想与家人视频一次也变成了奢望。”偏远地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执行任务时间也比较长,范黎明就这样挨过了无数个孤寂长夜,从未抱怨过一句“苦”。作为一名“造星人”,范黎明说,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完成,他都会觉得自己的坚守和劳动有了特殊价值。
他,内心处没有“累”字
在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有这么一个人,从业6年来,承担了“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29颗卫星中14颗卫星的载荷电子学系统研制,并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成功,他就是光电一室副主任王行行。
立足技术创新,王行行这些年带领“星上AI智能算法小组”积极推进智能算法设计与工程化,使高价值的数据信息能够快速识别,为遥感应用市场化开拓奠定了基础。“我们刚刚创建了‘星上数据压缩小组’,啃下这块硬骨头,卫星的影像获取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实现创新性的新突破。”王行行告诉记者,卫星数传的带宽受限,卫星通过地面站的时间有限,使用传统算法,1GB的图片可以压缩成0.5GB,使用他的创新方法后,1GB的图片则可以压缩成0.1GB,甚至更低,在相同的时间内,卫星下传遥感影像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多。
躬身科研一线,王行行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工作。用王行行的话说:“为梦想前行,即使负重也不会觉得累!”在他眼中,和平年代爱岗敬业、突破创新才是“造星人”家国情怀的最好体现,点滴之水若能汇聚成江河,就不枉此生。
他,身体上没有“懈”字
卫星在轨运行后,精密定轨工作紧随其后。
在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姿态与轨道控制研究室,孟德利为让记者更清楚精密定轨工作,进行了现场科普。“卫星运行如同人在马路上行走,精密定轨如同确定人在马路哪一侧行走,从而确定卫星方位及速度,进而预测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时间。”孟德利说,要想获得更接近真实的数据,就必须对卫星进行实时跟踪观测,他做的就是这个“技术活”。
为让卫星轨道控制精度更高、轨道相位维持频次更少、地面控制人员压力更小,孟德利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开启他漫长的探索之路。经过长时间的搜集、学习,在“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批量轨控工作中,他成功研究出自主执行批量轨控的方法和步骤。
孟德利对逐步提高轨控自主化程度,实现无人干预,依托软件系统自动控制这一目标有着更为坚定的决心。他说:“中国航天人对科研发展孜孜以求,科研人员更应心系航天,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守平凡岗位,不忘入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