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曹和平
在吉林省乃至全国,欧亚集团都是一个商业传奇。这样一艘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的商业航母,其“舵手”曹和平的故事尤其值得品味……
1956年,我出生在长春市大马路老市场胡同。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父亲先是在一家商店做会计,后来转做更夫。母亲靠卖冰糕贴补家用,我不上学的时候也会去帮忙。
走过知青岁月,我当过百货店营业员、保卫干事、劳资员等。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大家选择就业的机会多了起来,许多人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择业,当时最时髦的就是下海经商、发家致富。而我一如既往地服从组织安排,28岁那年,出任长春市第四百货商店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从此,我与商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春市第四百货商店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商店”。大家都知道,“四商店”位于汽车厂厂区,从市中心到商店的直线距离有十多公里,步行要小半天,骑自行车也得将近一个小时。所以,市里的居民基本不来这儿买东西。而“四商店”作为区域商业门店,经营范围比较单一,厂区内的居民稍上层次的消费,一般都选择到市区,所以,当时我们商店的经营很艰难。
那是1984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承包风”从农村吹到了城市,一些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也开始“试水”,把柜台出租给个体商户或本单位职工,我们“四商店”也有一些职工开始活动心眼儿。可我认为,商业的承包与农业的承包、工厂的承包是不一样的。如果柜台都承包出去,每个柜台想卖啥卖啥,各自为战,企业经营的一致性就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商店的长远发展。
不搞承包,我们搞什么?那时,长春正兴起一股养君子兰之风,甚至影响到了东北乃至全国,好多地方都掀起了“君子兰热”,君子兰成了长春的“热点”。可放眼全城,却没有一个可供君子兰展示、交流和买卖的集散地。当时我们“四商店”已经改名为长春汽车城百货大楼,我就想,如果把君子兰引进“车百”,把那些养兰、爱兰、买卖君子兰的人都吸引到我们这儿来,“车百”的知名度肯定一下子就能提升上去。
这是个机会,错过了不会再来。当时商业分工明确,在商店里卖花木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经过申报,流通渠道的政策终于打开,“车百”在长春办起了君子兰展!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市、全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越来越多的君子兰爱好者汇聚“车百”。自打“四商店”开业起,门前第一次出现那么多小汽车,大家操着南腔北调不同的口音,给“车百”带来了人气,也带旺了消费市场。首战告捷,“车百”一下子火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面临中国改革开放。当时在沿海试点城市和一些特区,可以享受现金进货、自主定价等优惠政策,好政策我们也想享受,怎么办?我们就在厦门成立了长厦公司,在黑龙江绥芬河成立了长绥公司,这样一举三得,既享受到了特区的政策,又打出了时间差、空间差。比如春季服装,我们可以先在厦门销售,然后北移到长春,最后再到绥芬河。渠道改革,我们走在了前面。
1986年,我提出了小、中、大“三星战略”。其中,“小三星”是以长春的繁华商业区为中心,以区域商业中心为两翼布点,站稳长春市场;“中三星”是以长春为腹地,进军国内市场,实施“南进北拓,辐射全国”;“大三星”是以国内为根基,以东欧、东南亚为两翼,走出国门,渗透到国际市场。从“小三星”做起,到“中三星”,再形成“大三星”,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结的战略布局。当时好多人不理解,还有人认为“车百”的日子已经过得很好了,还折腾啥?可我认准了:这是“车百”走出地理位置不优的最佳时机。当年,我们充分运用国企改革的相关政策,兼并了比我们的固定资产总额还要大的长春市朝鲜族商店,成为长春市第一家对同行企业实行兼并的公司。不久,我们又率先实行跨行业兼并,把电影机械厂和橡胶八厂等多家企业收购过来。做大底盘,解决了规模扩张问题,为以后欧亚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992年,我们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为长春市第一家股份制改组企业,这一年12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无中生有”,既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又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同舟共济。这样,我们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1994年,我们利用首发募集资金在长春红旗街建设欧亚商都,主动造市,商都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单体店销售额第一的桂冠;1999年,欧亚卖场开始兴建,成为唯一一家入围民营企业500强的商业单体店。应该说,欧亚随着城市改革的发展而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一定是规范有序的,身处其中,企业必须首先进行自我规范。所以面对企业再发展,我们提出要“静心尽力”。
商业是个不死的行业,但商业企业有生有死。现在沪深两市最早上市的200家公司中,“掌门人”仍在位的只有我一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34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求生存,驾驭环境求发展。这一点,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处于改革浪潮中的每个人。
来源:吉商日报